close
     整個房間,就是他的全世界。




房間(ROOM

作者:愛瑪.唐納修(Emma Donoghue)
譯者:張定綺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17日




五歲男孩傑克的全世界,只是一間不見天日的小房間。
他在此成長和學習,與他的年輕母親一起。

但他從不知道,這間房間是奪走他母親自由的牢籠,是綁架犯藏匿被害者的犯案地點。


直到母親在傑克五歲生日後向他坦白一切,並計畫逃離這隔絕他們母子兩與外界的房間。

全需仰賴傑克的勇氣,和相當的幸運。
但她沒有想過計畫成功後所產生的後果,以及自己是否能面對後果所產生的一切。




       作者愛瑪.唐納修從奧地案件獲得靈感,以五歲男孩的口吻道出一場長達7年的囚禁生活,在閱讀的過程中會因為傑克天真稚嫩的敘述,讓擄人綁架的可怕囚禁的黑暗暴力不見顯著,卻又能在孩童的純真的敘述中感受到母親被囚禁所承受的折磨和壓力。這本小說中的全部文字就像擁有魔力般地塑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傑克,又絕對不失一個五歲男孩應有的特質,會鬧脾氣、懵懂無知、愛哭任性、對凡事充滿著好奇,和有著對母親強烈的愛。你會很難不去被這樣有著不尋常經歷的男孩所說的故事不感著迷,也很難不去替這樣可愛男孩的遭遇感到不捨,更難不去愛上這樣一位個人特質如此強烈的男孩,傑克。


       在歐洲綁架的囚禁案件層出不窮,因為在土地面積廣大,要找到失蹤的人顯的如同大海撈針。一個一百二十平方呎的隔音室,將一個正值人生最青春寶貴的19歲少女囚禁了起來,這樣的駭人聽聞顯的相當的驚悚。但《房間》不光只是一本描述囚禁生活中的被害人所遭受的慘忍遭遇,而是被害人在囚禁生活中的和兒子建立在愛上的活潑互動,儘管傑克母親所遭遇到傷害足以讓她感到絕望和憤怒,但她從未不隨時關愛因被強暴所生的傑克,甚至情願犧牲自己以保護傑克的安全,在與外界隔絕的房間裡竭盡所能的用手邊擁有的東西教導傑克識字學習,在食物營養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儘可能的讓傑克健康,傑克的年輕母親在房間牢籠中扛起了身為母親所背負的責任,雖然總不可能像正常情況下那樣的盡善盡美,但就因為在艱苦環境下的貧乏更將母親的愛顯得偉大可敬,更讓人為之動容。這樣一個有著駭人主題的故事在一開始就牢牢的吸引了我們的目光,而故事中栩栩如生的角色們讓我們隨著他們的濃烈情緒一起起伏,替他們所經歷的一切感到深深的不捨和難過,更為他們在計畫脫逃的賭命時刻感到緊張不已和心跳加速,心中不斷想著:一定要成功,不管怎麼樣都一定要成功。


       《房間》這本精采的小說,有著完美的承先啟後帶出傑克與媽的囚禁生活,準備逃亡計畫和脫逃的執行,藉著是重獲自由的與原本房間生活的差異。作者愛瑪.唐納修更將獲救後的傑克與媽的遭遇描寫的更加細膩和詳細,傑克的一句「如果我不在房間裡了,我還是我嗎?」帶出了他面臨房間之外的一切所感到的困惑。傑克所有的人格特質和認知觀念都在封閉的房間裡養成,與外界隔離的他在獲救後的現實社會的環境更顯的突兀,傑克在房間裡原本自己認為應該正常的行為,突然在社會的禮節規範中都變的不正常了,甚至成了踰矩的行為。傑克在面對有別於房間中的只有自己和媽的生活,繁雜的社會規範和更多他人行為的影響所帶來的衝突讓他懷念以往的單純快樂。一開始看著傑克做出不是平常人認為理所當然的行為和互動時的錯愕時,替他感到相當的心疼。而看著擁有著正常生活的其他人面對傑克反常舉止的反應,他們以自身的認知來評斷傑克,甚至糾正他的行為應該要和常人一般。在他們看似應當的反應,不免讓人想到與其強烈的對傑克的行為做出反感或是指正,試著去設想究竟是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了他現有的認知不是更為重要嗎!


       在傑克自己剪掉從未修剪過的長髮時,讓我強烈的感受到他選擇了學習和一般人一樣的行為,進入了社會之中,因為就算房間的過往回憶仍有眷念之處,拘禁自己與媽的牢籠已經不在了。







延伸連結:

《博客來網路書店》:房間


十分感謝大塊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如果原本任你進出的舒適房間,變成囚禁你自由並有著暴力的牢籠...
該怎麼辦?!









老尼克,是壞人。
但如果仔細思考,並不是鐵石心腸又病態十足至極的壞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ionette 的頭像
    Marionette

    The Ting-a-Ling of a Marionette

    Marionet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