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要選擇性「忘記」,才能再繼續「創造」。



先忘後記人生整理術:日本思考權威教你用「忘卻力」整理腦袋,輕鬆提高記憶力,學習、工作效率加倍!


作者:外山滋比古
譯者:林佩儀
出版社:平安文化出版
日期:2011年09月26日




「忘記」是一件好事!






       
       從學習以來,「遺忘」被當做大敵般的被抨擊;我們上課時要牢牢記住,考試時更要將所學不忘地寫在紙張上,如果記不起來的就是笨學生,遺忘我們成長過程中背負了負面形象;但我們都忽略的遺忘的正面性,以及遺忘帶給人們的益處與進步。《先忘後記人生整理術》中將遺忘的效果加以平反,更舉出各種例子加以說明妥善的利用「遺忘」將會讓人更容易獲得再創造與記憶的好處。


「若沒有遺忘,記憶就不存在;若沒有遺忘,記憶力就無法發揮。它們好比腳踏車的前後輪,缺一不可。不,應該比喻成呼吸更為恰當。」

       本書所指的「遺忘」不是丟三落四的忘卻,更不是不費努力去記憶就能增進學習與工作的效率;而是如何在這資訊爆發的世代中,在知識的吸收與吐出中獲得平衡的取捨。腦袋的吸收就如同進食一樣,食物經過消化將營養轉化儲存於體內,而廢物便加以排泄;從出生開始人類就不斷學習,不論是知識或是經驗,尤其在現今科技蓬勃發展的年代裡,一顆腦袋瓜不知道儲存了多少資訊;如何將多餘、不必要、過時,或是沒有幫助的知識遺忘便是我們需要學習與實行的。此書在作者舉出種種的例子闡述關於記憶力與遺忘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唯有在兩者相互合作下可以幫助我們留下成功的記憶,將不好的部份丟棄而加以進步,更能幫助我們減輕身心的負擔。


「晚上睡眠時是遺忘最活躍的時間,它會徹底暢通思路。午睡之所以重要,也是因為那段時間可以讓遺忘作用、整理思路。」

       作者外山滋比古將過往關於遺忘的文章將以整理成為這本書,所舉的例子讓人重新思考遺忘與記憶的相互關係,更讓人重新審視遺忘對我們的幫助。每個標題所說明的內容都可獨立觀看,在平易通暢的筆調中了解忘卻力」在有用資訊與垃圾資訊每天不斷放送的現今,就像倒垃圾般的將廢物訊息加以丟掉,在生活中我們是選擇性的遺忘以達到幫助腦內整理。腦內的各種記憶與知識,也需要「放下」才能「繼續」吸收與再創造。







延伸連結:

《金石堂路書店》:先忘後記人生整理術
十分感謝平安文化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ionet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