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魔女嘉莉(Carrie)
作者: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譯者:吳妍儀
出版社:皇冠出版
日期:2011年10月03日
被排擠的孤單、被當笑柄的難堪……現在,嘉莉要加倍地還給那些人!
驚悚大師史蒂芬.金的作品多次讓人驚艷不已,在文字間瀰漫著虜獲恐懼最單純的魔力,感受人性原始的醜陋與扭曲所帶來的衝擊。這次回歸到史蒂芬.金創作原點剛開始的作品,讓人忘不了的驚悚書名,《魔女嘉莉》。1976年由Sissy Spacek演出在學校與家庭備受排擠與束縛的嘉莉,從小被迫活在母親對宗教的宗教狂熱壓力中,到學校被同儕霸凌的邊緣學生,在不被接受與肯定的悲傷中以為自己終於可以突破過往像常人般的參加畢業舞會,直到同學刻意的惡劣作弄,撒下的大量豬血同時,也引爆了嘉莉所有的隱忍與理智,尖叫、吶喊、恐懼、暴動,與死亡開始在片中串流,在一片血腥中嘉莉的神情讓人感到顫慄與心疼。
當看完改編自某本小說一部精采電影時,接下來便會不由自主地想找出原著看是否有電影遺漏的其他細節,也想再次以不同的方式接近吸引我們目光的故事情節與各個角色。史蒂芬.金出版第一部的長篇小說《魔女嘉莉》在台灣大多是從電影開始廣為人知,今年出版的中譯本讓我們有機會欣賞史蒂芬.金藉由文字所勾勒出比電影更細膩的魔女嘉莉,讓我們更貼近關於嘉莉的內心世界,嘉莉不尋常的成長背景,將對宗教狂熱扭曲的認知加諸於嘉莉身上的母親,以低劣自私的作為對待嘉莉的霸凌。故事從嘉莉十六歲那年的第一次月經來潮帶給她嚴重的驚嚇與打擊,當鮮血從她腿上流淌下來時,除了要面對同學對她丟擲衛生棉的取笑,還要面對回家時母親的狠踢,並要她跪求神的寬恕。
在文字中嘉莉的成長充滿了陰鬱與怨恨,老天在她出生時便賦予了她報仇雪恨的能力,嘉莉擁有被母親視為惡魔象徵的念動力,當擁有著面臨及大壓力與情緒起伏時念動力開啟了破壞力量。書中以第三人稱描述嘉莉的現況與過往,並以引自嘉莉念動力研究等的文章、生還者蘇‧史耐爾與其他接觸過嘉莉的第三者自白穿插故事其中,讓我們藉由不同的角度更了解嘉莉,在越顯清楚的緣由一一出現,也越替嘉莉的遭遇感到可悲,更替霸凌者的行為感到憤怒與不解。閱讀《魔女嘉莉》時,感受到電影所呈現既有影像,當文字在腦海裡建構關於她的恨,她的怒,她的不平,她的孤寂,與最後爆發到消逝的嘉莉時,讓人感受到極具渲染的詭異與恐懼。人性的愚昧無知與劣等自私在自以為的惡作劇中開啟了毀滅災難,也給了讀者一場不寒而慄的駭人體驗。
這本《魔女嘉莉》曾經被史蒂芬.金寫了一半就丟到垃圾桶裡的精采作品,讓讀者對嘉莉的存在感受到歷歷在目的震懾與威脅。當從小擁有美麗外貌的嘉莉,在被扭曲母親與同學霸凌的洗禮後成被欺凌的被害者,充滿諷刺的故事劇情讓人感受到無奈所營造出的冷漠殘酷,也讓人在閱讀的同時與過後感到冷汗直流與緊張心悸。史蒂芬.金什麼時候讓我們失望過了?我想從來沒有,他總是滿足了我們對恐懼與詭異的渴望與想像。
延伸連結:
《博客來網路書店》:魔女嘉莉
十分感謝皇冠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理性來說,Carrie並不是魔女,而是一個被瘋子母親撫養長大,與承受嚴重霸凌的超能力者。
整篇故事是大家實在過分到讓她無法承受,導致她的念動力爆發把大家都幹掉了。
這樣的劇情走向,其實是很合情合理的;一點都不恐怖。
Carrie只是不折不扣令人感到可憐的被害者。
"Roses are Red, Violets are Blue, sugar is sweet but Carrie White eats shit"
你們這不是自找的,是什麼。
其實,我很期待電影結尾那Carrie可以復活。
畢竟她錯過太多美好的事物了,超能力者的能力是可以幫助自己和其他人的。
就像雷神索爾、綠巨人浩克,或是美國隊長,Carrie可以考慮加入他們的行列。
畢竟復仇者聯盟,也不差多她一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