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變,正在全球發生。
蜻蜓效應:最新社群行銷致勝策略
(The Dragonfly Effect: Quick, Effective Ways to Use Social Media to Drive Social Change)
作者:珍妮佛.艾克、安迪.史密斯(Aaker Jennifer、Smith Andy)
譯者:劉道捷
出版社:經濟日報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30日
當蜻蜓4隻翅膀協調運作時,是唯一能夠以驚人的速度,朝任何方向前進的昆蟲。
這種古老的益蟲,說明了「團結合作」的重要性,也透露出「一個微小的行為,可以創造出非常大的社會利益」。
當科技不斷的進步,網路資源成功地融入我們生活各處並帶來益處。我們從中獲得到超越國界限制的各種資訊與時事消息,反舉食衣住行都能和網路牽扯到關係。從以往的電視宣傳和實體廣告到現今成功的推移進網路之中,利用總總的巧思與創意讓營利與飛營利組織從中獲得觀眾消費與注意,其影響力甚至能以個人為單位感染大眾造成改變。《蜻蜓效應》一書探討現在眾人廣泛使用的網路平台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與使用這些如YouTube、噗浪、臉書,和推特時背後又該如何定位定位動機等問題。
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說過:「有一件事情一直在發生:永遠不要懷疑一群少數非常用心執著的人,可以改變全世界。」
以蜻蜓的四片翅膀作為比喻,第一片翅膀掌握重點、第二片翅膀抓住目光、第三片翅膀建立關係,和第四片翅膀採取行動,當這四片翅膀相互協調運作時將會創造出大量的利益。在實行某項計畫前勢必需要先確立追求目標、背後動機,與期望達到的效果;並從中使用適當的媒介和決策加以實行。所推出的計畫名稱與口號,並塑造讓大眾一眼可辨的個人特質以脫穎而出。當成功抓住群眾目光時,還需要激發出觀眾後續的持續關注,甚至能夠得到觀眾的喜愛進而促使他們投入其中,不論是營利組織的消費行為,或是非營利組的捐款活動都需要獲得民眾的回饋反應。「抓住目光」與「建立關係」的成功與否,建立在情感層面,讓大家感到認同,基於有「愛」的前提讓活動的影響力發揮在社會之中。前三片蜻蜓翅膀的要素都具備了,便需要讓願意投入的群眾獲得該如何下手的只是,提供大眾各種工具,促使大家採取行動。在確切的給予民眾提出方法的同時,更不能忽略大家參與活動和使用的反應,靠著整合回饋可以將發出的訊息與建議進一步的修改到符合大眾需求。
《蜻蜓效應》強調當四片翅膀能夠團結運作便可以達到訴求與獲得利益,其中更整合出網路力量與人如何相互影響與其良好互動的結果,並幫助釐清在創造影響力時的失敗困惑。書中在說明各個翅膀的意義與觀念時,搭配了相關的事實例子,從歐巴馬成功利用媒體社群獲得更多選票、可口可樂的行銷計畫,或是幫寶適尿片以誠信拉提供育嬰資訊拉攏新手父母的購買意願。這些生活中的成功行銷例子見證了蜻蜓效應的影響力。
延伸連結:
《博客來網路書店》:蜻蜓效應
十分感謝經濟日報提供試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