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隻老鼠(Mice)
作者:戈登.芮斯(Gordon Reece)
譯者:韓良憶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04月25日
2隻老鼠,2隻老鼠
跑得慢,跑得慢
一隻沒有勇氣,一隻沒有膽量
真淒涼,真淒涼
但別忘了不管是誰,忍耐都是有一定的限度……儘管是那些膽小如鼠的人……
對外界所有人事物適時做出反應與反擊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技能,站出來保衛自己理應是每個人都擁有的舉動;但有些人卻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跨出步伐去阻止那些以暴力相向殘酷欺自己為樂的人。他們可能太過膽怯心軟、多愁善感、行事低調,逃避怕事,讓那些以毫無道理去殘忍傷害他人的加害者吃定自己,猶如給了像是張愛玲提過的那種「不欺負他便覺得對不起自己」之感讓加害者覺得傷害他們這些膽小如鼠的被害人是無傷大雅是理應如此的行為。但別忘了加害者與被害者的界線永不是那麼清晰絕對,憑什麼認為只有骨子裡殘酷的壞人可以行惡?!惡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當然連好人也不例外,比起那些會適時發洩反抗的人,應該要更害怕那些往往只會隱忍從不哼聲的被害者,因為你從來不知道他們的反擊力量會有多大,不知道那些加諸他們身上的傷害又會如何壯大他們反擊的殘忍。
「錯了,藝術、音樂和詩歌根本就沒在反映現實人生,而是懦夫的避風港,給那些軟弱到無法面對真相的人虛幻的泡影。我設法吸收這個『文化』,結果卻只是令自己變得軟弱,軟弱又無助,無法捍衛自己,對抗棲居在二十一世界叢林中的人皮禽獸。」
故事由十六歲在寫作上才華洋溢其個性敏感懦弱的雪麗主述,為了遠離霸凌的傷心之地與同樣習慣於忍受暴力的母親伊麗莎白搬到了無人跡的鄉下。從劇情一開始看著雪麗以滿是情感卻不失精確的話語漸漸揭露自身內心的困惑與傷痛娓娓道來她與母親所經歷的一切,從剛開始搬到鄉間忍冬小屋的喜悅,父親為了年輕貌美的秘書如何佔盡好處的踢開母親,與造成霸凌事件的始末過程。能逃避就逃避的雪莉安份地甘於沉浸在自嘲為老鼠的悲哀無奈中,在艱辛生活中把這點當做面臨這些無理對待的唯一解釋。雪麗與母親的遭遇讓人看了感到忿忿不平與心痛不捨,看著出色優秀的母女倆能忍就忍不斷放縱迫害她們的暴力與傷害讓人更為心寒。擁有過人的律師頭腦與學歷的伊莉莎白卻讓自己與女兒過著飽受欺負與被人佔盡便宜的日子讓現實更顯得殘酷諷刺。總以為壞事接二連三的發生後生命能讓這對母女稍有喘息的空間,但厄運卻發揮窮追猛打的攻勢讓她們措手不及,終於當殘酷欺凌的擠壓衝破臨界點後讓這兩隻沒有勇氣也沒有膽量的老鼠爆發出以往所沒有的致命反擊。
「……也說不定真相就是,人的忍耐總有個限度,就算是膽小如鼠的人亦然,一旦超出了限度,事情便突然發生了。」
雪麗與母親伊麗莎白縱容他人對待她們的惡行開始,這些不需要理由去實行的暴力不斷的被豢養壯大,加害者安於了被害者毫不吭聲的隱忍習慣讓他們覺得自己讓人唾棄的所作所為也不過就是人類小奸小惡的一部分,人性之醜陋在《2隻老鼠》中以各種不同的形式活生生血淋淋地攤在讀者眼下。再從加害人轉觀到被害人,我們看到在種種不同正面與負面的人格之中雪麗母女倆是否抑或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因為是擁有老鼠般性格的雪麗母女倆悶不作聲與個性懦弱放縱這些對待導致無可避免的暴力傷害?!而後雪麗與母親在被逼到走投無路為了保護自身而施行的舉動應該是大快人心的反擊或也是種種邪惡之一呢?!這些關於人性的黑暗面在作者戈登.芮斯的筆下更顯得難堪陰暗,這場文字布局不只讓書中的雪麗母女倆還連同讀者一起在這股難以承受的種種罪行與舉動中感受「人性之惡的必然存在」不斷抨擊自己對「善」與「惡」的既有認知,不時動搖自己對道德認知的既有標準。作者芮斯安排主角們所面臨的殘忍情況造就了這場讓人屏息又毛骨悚然的精采故事,當一個轉折的出現馬上帶來讀者的錯愕與驚訝,這些衝擊讓人在難以言喻中不斷地反思,我們所處的世界中黑白分明的是非對錯早已不再絕對,在求生存中若是摒棄掉惡又會有多可憐無助,對抗他人的以暴制暴或許不外乎也是來自於鼓起勇氣捍衛自己的一部分而無關乎對錯。作者成功的將小說人物中的情緒張力連結到讀者的內心深處,讓我闔上書本除了起伏不已的種種情緒外更是對結局感到微笑滿足。是不是在閱讀這本小說的同時我也像雪麗她們經歷這些過後扭曲了自己的心靈信仰呢?不,我想我與雪麗她們只是在這殘酷世界中不得不在適者生存的逼迫下選擇妥協了與人性的黑暗暴力共存如此而已。
延伸連結:
《博客來網路書店》:2隻老鼠:再膽小如鼠的人,也會有無法忍受的一刻。
作者戈登.芮斯關於此書的【問與答】 ←雖然問題不多但相當值得看看!
↑ 在還未閱讀此書時看完後這樣思維讓我對《2隻老鼠》期待不已,看完後戈登.芮斯果真沒讓我失望更讓我期待他未來的作品。
十分感謝大塊提供試讀機會
對於此書中篇幅不大的一切殘酷寫實到確實如此,阿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