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讓人無法忍受的痛楚折磨,才能使騙子吐露真相。
無名偵訊師(THE INQUISITOR)
作者:馬克.艾倫.史密斯(Mark Allen Smith)
譯者:陳靜妍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08月30日
真相是美麗的,是人類唯一完美的創作,而且我一聽就知道是不是真話。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刻意隱藏的祕密,有時候那些秘密牽涉到足以影響他人利益,甚至是國家走向;但秘密需要被挖掘出來時我們又該怎麼知道隱藏秘密的當事者說的是否符合事實呢?!有些人能處驚不變地將謊言描述得猶如事實而讓人無法辨別,但也有些人擅於懂得觀察人的肢體語言與神情表態便能一眼判斷出對方謊言與否。擁有判斷謊言天賦的蓋格熟知恐懼逼迫的各個手法用以突破保密者心防,讓他成為擷取情報這行中翹楚之一。這見不得光的偵訊師職業儘管是為了取得真相,但背後的動機隨著受僱者的不同卻可能模糊了善與惡清楚界線。
「世人不知道你的存在。那是我給你的禮物,你是無名小卒。」
在每次執行委託任務時的蓋格以不帶任何私人情緒的快狠準有效地讓每個犯人吐露真相,捨棄原始的肉體折磨而是著墨於當事者心理上無法承受恐懼的脆弱與無助。蓋格能以不見血的方式讓犯人感受到生不如死的脅迫,以各個犯人的背景性格選擇不同的方式讓他們心靈逐漸崩潰得以讓真相流露現形。儘管蓋格不過問道德同時受僱於黑道白道之間,這樣冷靜近乎冷血的偵訊師仍保有堅持不接心臟病患者、老人,與小孩。但一件急迫的特殊案件卻打破了蓋格的原則,更讓自子與收集資訊與接洽案子的唯一夥哈利陷入與政府殺手的攻防戰。原本一個可能被毫無人道審問的十二歲男孩,卻讓蓋格在捨命保護的生死關頭中回顧自身滿是傷痕與疼痛的過去。
這個男孩/男人猜測自己大約二十歲,除此之外,他對自己陌生的程度不亞於城市人行道上經過的人群。他是個帶著傷痕、痛楚的身體,沒有負擔的心靈,一個沒有記憶卡的人體機器。他只依賴直覺運轉。
《無名偵訊師》看似以平靜不誇張的姿態描述刑求手法,卻足以讓人感受到肉體與心靈承受折磨的恐慌與絕望,除了讓人感到驚悚的故事走向也不忘著重於各個角色間情感上的強烈的聯繫與衝突。作者馬克.艾倫.史密斯以虐待肉體與折磨心靈加諸於人們身上的影響為主題,並創造了一個職業備受爭議,身心靈飽受創傷的主角蓋格。這樣一個熟知肉體承受痛苦與心理忍受暴力的耐受度的主角,其背後讓人不忍聽聞的來歷隨著劇情的推移漸漸在讀者們眼下赤裸裸的呈現。原本蓋格保持無罪惡感的心態在實行每個揭密案件時,卻因為一個小男孩的出現有所改變,在過往回憶與現在處境不斷相互拉鋸下喚醒他反抗邪惡的良知,更喚醒了曾經擁有過的情感表達能力。原和蓋格毫無關係的男孩艾斯拉,反映了蓋格心中孩提時代受困於父親的扭曲對待與心理折磨的小小自己。就像電影《終極追殺令》(Leon)裡的里昂與瑪蒂達一樣,超越年齡距離的兩人在互動中皆彼此受益,因蓋格而免於殺害的艾斯拉獲得了難以忘懷的珍貴友誼,而蓋格藉由艾斯拉得以在過往痛苦中獲得宣洩與心靈救贖。
延伸連結:
《博客來網路書店》: 無名偵訊師
十分感謝大塊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 Sep 24 Mon 2012 13:47
【嗜‧讀】無名偵訊師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