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兄弟相互照顧,因為我們只有對方這個手足。
家規(House Rules)
作者:茱迪‧皮考特(Jodi Picoult)
譯者:
出版社:台灣商務
日期:2011年月日
雅各.杭特患有亞斯伯格症,目前非常專注於鑑識分析。
他藉由一台臺警用頻道收音機,經常出現在犯罪現場並告訴警方蛛絲馬跡所顯示出的命案原因。
有天,他居住的小鎮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兇殺案,但雅各卻牽涉其中,甚至成為嫌疑犯。
這次的命案讓杭特一家成為社會的焦點,更讓雅各的母親艾瑪了解到:
她的家庭一直飽受社會不寬容的對待與誤解的威脅。
這個小家庭就這麼被一個磨心灼靈的問題給糾纏折磨:到底雅各有沒有殺人?
茱迪‧皮考特的豐富著作滿足了讀者享受她筆下角色們所面對的衝突與抉擇,而她也總是有能力讓讀者臣服於她文字底下所帶來的情節震撼。以《姊姊的守護者》在台灣打響名號後,她的每本創作不管以什麼樣的題材為主也總是照成轟動。這次的新書《家規》,呈現出有別於《姊姊的守護者》中姊妹之間的生命羈絆,而是在其中之一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兄弟之間所面臨對另一半手足的照顧守護的責任。
「我不是自閉症患者,我只是有自閉症,就跟我有深棕色頭髮、有扁平足一樣。所以,我實在不懂為什麼我老是被人說成:『有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大家對亞斯伯格症的初步認識,或許大多是從電影《雨人》(Rain Man)中Dustin Hoffman 演出的Raymond 得知的。擁有亞斯伯格症的患者有不跟人眼神接觸、自我刺激性的重複抽搐和扭動,和漠然的情感表現的跡象,還有無法容許生活步調被任何理由打斷。雅各屬於高官能自閉症患者並擁有高達160以上的智商,但卻缺乏社交技能,因此母親艾瑪請了研究生潔絲來教導雅各如何回應人與人的社交方式;但也因為這點卻開啟了杭特家捲入兇殺案的契機。整本小說各以第一人稱多人輪流敘述內心感受與對事件的所見所聞,在各個角色最坦白內的內心剖析與對同件實情的經歷與感受,將未解的懸疑氣氛逐一擴張到完全捕獲讀者的心思。當各個角色透露初越多的話語,就離事實更接近一步,而自己的緊張情緒也一併被挑起。
「我跟許多自閉症的家長一樣,做了討論留言板裡建議的事:在雅各皮夾裡放一張紙卡,上面寫著他是自閉症,希望藉此根根警察說明,雅各表現出來的所有行為都是亞斯伯格症會有的特徵。即便如此,我還是納悶,當警察看見這個身高一百八十公分、體重八十幾公斤的失控大男孩伸到褲子後口袋的時候,他們會有何反應。會等的他掏出身分證件?或是先開槍再說?」
茱迪大嬸總是能將各個角色的塑型寫得寫實又不會將其神聖化。當角色面臨自己的人生難題時,感到得困惑、手足無措,甚至是怨恨等各種負面情緒都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每位角色都無法做出最好的解決方式,只能盡可能的將完成事情,但也因為這一點讓故事架構更貼近現實生活,也更容易讓人替角色們的遭遇感到動容。看著雅各自己的他的家人,雅各面臨社會的不諒解與歧視和無正常法融入生活社交中、母親艾瑪犧牲一切只為了盡好身為有患有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家長的責任、弟弟西奧面對有著不正常哥哥的無奈與不平。這個單親家庭中每個人承受著無比的落寞與艱困的難題,而也在潔絲的謀殺案中將彼此的衝突與困難爆發在最高點。
當對方律師將雅各所有的亞斯伯格症的特質,硬是扭轉為冷漠殺人狂的特徵時,另一波更大的衝突也被引爆出來。老實說,在看法庭審判,當對方律師一口咬定雅各就是冷血瘋狂殺害他喜愛家教的兇手時,我的憤怒與替雅各抱不平的情緒完全被牽動,怎麼大多數的人竟可以不正視雅各患有亞斯伯格症的事時?!又怎麼可以忽視雅各患有亞斯伯格症所帶來令人欣賞的那面?!等到看完本書時,我才知道我又再度陷入茱迪大嬸所呈現最貼近現實中的殘酷與無奈。也因為將生活中的現實完美呈現,而結局果然也不出以往作品所帶來的震撼與那麼一點的那失落。但總是不能否認的,看茱迪大嬸的作品,總是可以在曲折起伏的情節中感到過癮,在複雜多變的角色感受中感到情緒被牽動的渲染張力!
延伸連結:
《金石堂網路書店》:家規
十分感謝台灣商務提供試讀機會
喜歡雅各的心思單純是不同於在社會中充滿心機與紛擾的人們,尤其是當釋懷對方無禮冒犯的想法。
「這時,我會開始想,那個學生是這地球六十七億九千兩百萬人的其中一個,而這個地球又只不過是太陽系裡八個星球的其中之一,而太陽又是整個銀河系裡二十一個星球的其中一個。從這角度來看,他的那些話就變得一點也不重要了。」
豁達又有條理的,完全討我的喜歡。
我會在你被欺負的時候出面挺你。
我會在你遇到挫折時在你身邊支持你。
我會在你感到寂寞與無助時,盡量做到不管是身為哥哥或是弟弟該做的責任。
因為我們是兄弟。
後來想想,就算家庭不正常還是有什麼其他擾人的原因,
也不應該亂闖入別人的住家才是。
這點真的是,完全的---------(消音)
不是我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