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季(Off Season)
作者:傑克.凱堔(Jack Ketchum)
譯者:郭寶蓮
出版社:小異出版
出版日期:2012年03月02日
當這一切開始時,去想「為什麼發生在我身上?」時已經毫無意義了。
這本打著限制級的終極恐怖小說《淡季》為作者傑克.凱堔在1981年首度問世的處女作,卻因為在當時出版社的干預下刪除掉許多血腥的畫面,也讓作者無法淋漓盡致的表達生命無常與世事莫測下的無奈與絕望。如今未刪節的中譯本上市,我們將看到凱堔筆下都市與蠻荒相互廝殺所帶來最驚悚的殘虐暴力。或許大家早已習慣好萊塢虐殺片中血花與肉塊四濺的殺戮場面,但《淡季》一書將以文字描述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幕幕比電影還要深刻的慘絕人寰,細膩描述人皮下獸性化的野蠻與冷酷,放大人類未經文明洗禮的殘酷黑暗,看到在致命危機無情擠壓下人類驚人的求生意志。
「他們什麼動物都獵,但沒有一種獸肉比得上人類......」
一名為了專心處理工作而遠離都市前往緬因州死河鎮的美麗編輯,原本預期能按照進度把工作處理完畢,還可以同時享受小鎮的美好靜謐。當她打理完房子時,一心等待英俊的男友、妹妹與其男友,以及前男友與其女友的到來。與此同時,這個了無人跡的淡季卻也是隱藏於海岸洞穴裡食人家族的狩獵季節。從都市來到鄉下小鎮的六名男女,成為食人魔眼下的待宰羔羊。食人家族在多日的勘查等待下,彼此內心對血腥獵殺的異常飢渴引爆出一場場不堪入目的殘暴虐殺與令人做噁的扭曲邪惡。
Civilization × Law × Education = Human Beings ?!
Human Beings ÷ (Civilization × Law × Education) = Cruel Beast ?!
文明 × 法規 × 教化是保有人性善性的唯一辦法嗎?!
若少了這三項人類會退化成比野獸更加野蠻的生物嗎?!
巨大恐懼之下,「原始(雜亂長髮等樣貌)」與「文明(眼鏡)」的表象竟荒謬地無法輕易區分?!
這場短暫的緬因州海岸夜行之旅,在沒有詳細交代如何促成食人家族的過往緣由,這讓整個過程在神祕氛圍下營造出讓人惶恐不安的緊張氣息。我們不了解食人家族的冷酷無情從何而來。我們僅有的了解是食人家族擁有些許的溝通與說話能力,儘管有時衣不蔽體但仍還保有穿衣習慣,有著稍微稱著上階級之分與組織行動的家庭結構,但我不免對這群大大小小的食人魔在有著這些以上行為的情況下居然還是以如此獸性化的野蠻與暴行生存於世上感到莫名的不可思議(如圖)。何以少了禮教、文明,與法規的教化,這群人類居然能退化如此暴虐,如此黑暗?!他們比起野獸更為殘忍,他們吃人不光只為求裹腹生存,而是以傷害他人獲得血脈噴張的興奮喜悅。回頭看看普通以食肉為主的動物,諸如老虎與獅子。當牠們在獵殺獵物時,大多以快很準的速度結束被獵者的生命,有看到過牠們以緩慢的荼毒對待一頭仍保有意識的羚羊或是斑馬以此為樂嗎,以我看過的探索頻道和國家地理頻道得來的資訊我想是沒有如此過的。這群食人家族跳脫了常理認知與道德良知的規範,沉浸在割舌、性虐、肢解肉體,與烹食人肉的變態歡愉下。或許這群食人家族的本質畢竟還是擁有人類智商與思考能力,卻在蠻荒原始的共存下扭曲了正常心智,並選擇墮落的人性黑暗當做生存方式,儘管過著動物般的群居生活,還是淪落為不人不獸,其心連野獸還更加不如。這樣怪誕充滿爭議的人食人題材,讓毫無道理的無盡暴力付諸於文字之上,讓人在屏息中感受到無窮的駭人恐懼與顫抖驚嚇,這些恐怖猶如黑洞般地將道德良善、光明希望、文化禮教,與僅存的那一丁點憐憫關愛都吸進了看不見底的黑暗之中。
閱讀此書,總讓我感到胃袋裡的不停翻絞,緊繃的感觸下像是對我看入眼的那些恐懼與害怕消化不良,那些不適與不安像是抗議那些暴行的可恨可惡。儘管人性本惡,也不該如此的其醜難堪。這場毫無包裝極盡殘忍虐殺之能事的悲劇,赤裸的將文明與野蠻之間的強烈對比以最毛骨悚然的姿態呈現在讀者面前,也讓人感同身受般地在腦袋中想像書中角色們所承受肉體上的巨大疼痛,那種苦楚緊緊掐著自己,彷彿不讓我們懷抱著在結尾還能看到人性美好的期望。被食人族所獵殺的都市人,儘管求生意志再強烈,奮力反擊後等待他們的結果將永遠無法彌補這場煉獄帶來生心理的傷害,此刻間死亡反諷地成了最安詳的解脫。整場氣氛在恐懼的帶領下,瀰漫著絕望的冷淒,就連原本應該是最後救援與正義代表的警方,卻也屈服於恐懼之下,不復存在的理智導致善與惡的界線模糊不清,讓原本的淒慘無比的悲劇更為悲涼諷刺。從文中開頭我提到作者想表達的生命無常與世事莫測,在看完結為此刻更為露骨的不在話下。就如同作者所說的:「但誰在乎怎麼讀者怎麼希望啊?對這本書來說,結局就是要這樣才對。」看完這本書後我反芻與思考《淡季》中恐懼的呈現方式,讓我回想到自己曾經閱讀也以暴力虐殺與人性黑暗為主題等書,諸如強尼.格林的《七日後》,或是恰克.帕拉尼克的《隱形怪物》。他們筆下挑戰道德與良知的角色們是經過文明的洗禮,並在暴虐血腥中展開對社會與人性的種種體悟發言與批判抨擊,在挑起一定的恐懼後仍可以獲得反思與共鳴。反觀凱堔《淡季》中的食人家族,卸下文明以完全不加掩飾最單純的暴力衝撞讀者的腦袋,喚起的是內心深處最原始的沈重恐懼(肉體上的疼痛與面臨死亡的壓力)。《淡季》的驚世駭俗不得不成為十八禁的恐怖小說,或應該說不論是否年滿十八歲,若是沒有做好準備承受感官與心理上的極度恐懼,請切勿翻開此書。
PS. 唯一比較不可怕的作者後記與很貼心放在最後的序言也相當精采。
延伸連結:
《博客來網路書店》:淡季
十分感謝小異提供試讀機會
像這種以血液亂噴與暴力可怕為主題的小說,或許對某些人的價值除了讓人體驗恐懼之外而無其他。
這卻給我在隱隱作噁的情緒下去思考一些平常可能不會想到了某些事情。
當腦門迎接這些非得要用激進一點的方式逼出來的小思維,其實是挺驚喜的。
連那張拙劣的野蠻小怪獸與文明小生物(如上上圖),都是看完這本書所延續的小產物。
這本定裝特別的小說,把書頁邊都噴漆為陰暗的黑色。
雖然在拆封膜時,內心有點期待這本會不會是大手筆的奢華使用黑底白字作為內頁呢。
但事實是,我想太多了一點。
書頁邊的黑漆漆印到腦海裡特別深刻,所以有時候我會不小心在心裡喊錯這本書為《黑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