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等雲到:與黑澤明導演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天気待ち監督・黒澤明とともに)
作者:野上照代(のがみ てるよ)
譯者:吳菲、李建銓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04月10日
關於電影,有三件事黑澤先生說了不算:天氣、動物和音樂。
對於這三樣,除了等待或放棄,別無他法。
當然,黑澤先生是不會放棄的。他選擇等待。
與現今高科技的各種攝影技術相比,當年以膠卷和錄音器材再加以後製剪接手法呈現的電影就顯得簡略粗糙多了。但日本大導演黑澤明以自身對電影的熱情堅持與獨到專業,不受限於當時較困乏的攝影技術從1940年代起開始執導出多部聲名大噪的精采電影,以《羅生門》、《七武士》、《德蘇烏扎拉》、《亂》等代表作在東方電影史上留下深植人心的影響力,更讓日本電影躍上國際螢幕。黑澤明成為即使沒有真正觀賞過他作品的人也可以以隨口喊出他的經典著作,這樣擁有家喻戶曉高名氣的名人是怎麼樣處理拍攝過程?!又是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電影製作這項浩大工程?!現在我們透過和已故導演有著近五十年工作經驗的野上照代描述,在《等雲到》一書中藉由作者的文字來貼近電影的幕後過程與黑澤明拍攝電影的背後模樣。
「聽說近來拍電影已經沒有等天氣的閒工夫。也許只有黑澤(明)攝製組還會等天氣。... 有時,萬里無雲的晴空也難以拍出理想的畫面,攝影機等待的就是『那片雲從山那邊飄過來』的瞬間。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一種奢求。所謂電影就是這麼回事。 」
這本電影札記不會因為看不夠多關於黑澤明的電影作品而感到生澀難懂,看過寥寥無幾相關電影的我原本也對此有點擔心,但一翻開書本便發現野上照代所提及的並不是專給專業電影人的片場資料或是死硬的電影相關訊息,而是一則則在日本對電影有著熱衷與志向的一群人背後的故事。即使是涉及當時時代背景等專有名詞或是素未聽聞過的人名,全書都有附上一眼明瞭的附註。此書從作者野上照代略述同是作家與導演的伊丹萬作生平,與自己如何受到他的啟蒙與影響進而踏入電影行業。接著像旁白一般說著自己參與黑澤明各部電影的拍攝過程,野上從新手場記到熟練的老手,將電影幕後團隊的種種運作以樸實真摯的文字,不時夾雜幽默話語與十足的人情味一一道來那場場我們來不及親眼目睹電影史上不為人知的拍攝過程與電影人的幕後軼事。
「總之,發生了各式各樣的事。」這是黑澤先生曾經很愛說的一句話。
一部電影的上映,背後可想而知的一定是集結了大量人力的血汗。除了攝影團隊的專業技術、演員們的好演技,促成一部撼動人心好電影最主要的因素即來自導演。是否對攝影機器與攝影技巧有深厚的了解,是否有擁有獨特的個人魅力聚集起幕前演員與幕後工作人員的向心力,是否擁有了解該如何取景,與決定哪幕演員的神情姿態能夠喚起觀眾共鳴的判斷能力,黑澤明確實都負有以上拍出好電影的導演性格。從野上照代對黑澤明的側寫,我們看到他對拍攝片場與演員演技的各種要求,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都是影響一部電影好壞的關鍵要素。其中讓我莞爾不已的便是導演黑澤明在拍攝《羅生門》強盜三船敏郎與武士之妻京真知子之間的吻戲,拍攝京真知子的鏡頭時需要將攝影機搬到高架台去好從高處拍攝她的臉部表情,黑澤明在檯子上不斷對女主角喊著:「小京,眼睛睜大一點兒。要一直睜著。」為了搬上大螢幕時能有漂亮唯美的接吻畫面,這可真是苦了女主角京真知子了(笑)。或是在拍攝盜賊欺騙女主角後拉著她就在樹林全速奔跑那段,京真知子為了讓自己便於奔跑,在鏡頭看不到的底下竟是一身古裝搭配著一雙突兀的運動鞋也讓我微笑不已。這些電影觀眾看不到的種種拍攝趣事,都在作者筆下的生動描繪下猶如歷歷在目。這些我所提到的只是黑澤明多部電影攝影幕後的一小部分,全書還有許多是導演黑澤明迷會喜愛相關事情,並穿插著簡單逗趣的可愛插圖,藉由插圖那些過往讓人喜悅或是當時造成導演苦惱的種種事件更顯得清晰明瞭。或許閱讀到最後不免為註定離別的結果而有感傷,但這本書的重點我想便是即使不是黑澤迷的人也可以在閱讀時感受到熱愛電影那份純粹的美好喜悅,與拍攝電影背後富含酸甜苦辣的各種經驗。
PS. 其中我還要提一下讓我印象深刻的幾幅插畫:
「被喻為『具有劃時代意義』、對著太陽拍攝的接吻鏡頭。」
拍攝《羅生門》時,三船敏郎與京真知子的吻戲場景。
三船在前晚上就停止吃大蒜,攝影前還鄭重其事地漱了口。
「單憑這個,電影就教人欲罷不能阿!」
作者忘記是哪部電影當遠景騎馬鏡頭已由替身在外景地拍攝完畢,接著只要在攝影棚補拍大河內傳次郎的臉部特寫即可。但做在箱子上弓著身子做出再威嚴的表情,背景的一片空白怎麼都看不出來他在騎馬的樣子。
這時先被揪出來幫忙的副導,人手一根樹枝彼此保持一定的距離開始在演員身邊打轉跑著,才有了在野外騎馬的模樣。樹枝既不可以上下搖動,副導的腦袋瓜也不可以入境。
當每個副導認真不帶笑意的跨著步伐轉圈跑時,這場景真的除了在場的人員就連讀者自己都大笑了起來。
「正式開拍!頂樓的窗口噴出熊熊火苗。」
《亂》中耗資三億日圓燃燒三之城的場景
用了兩千八百呎膠卷(約三十二分鐘),實際出現在電影中的時間只有兩分零五秒。
拍攝電影背後浩大的美術設計與製作,花了大量的人力與金錢來成就一部好電影中的某個關鍵瞬間。
延伸連結:
《博客來網路書店》:等雲到
十分感謝漫遊者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這時期的電影海報的繪製風格,相當的復古且有著吸引目光的魅力。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