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赤裸的茱麗葉            赤裸版的《茱麗葉》收入:音樂、瘋狂歌迷、錯綜複雜的戀情。


赤裸的茱麗葉(Juliet, Naked

作者:尼克.宏比(Nick Hornby)
譯者:黃建功
出版社:馥林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03月26日


一位消失20多年的搖滾樂手,塔可.克洛。
一位死忠的瘋狂樂迷,鄧肯。
一位瘋狂樂迷旁納悶是否虛擲大好青春與一個爛對象交往的女人,安妮。

在一張塔可從前最知名專輯《茱麗葉》的試唱版專輯的釋出,安妮在歌迷網站貼了一篇與眾不同的樂評。
在那之後,竟收到一個她作夢也沒想到的人的回應。

因為這張專輯,安妮、鄧肯與塔可原本毫無交集的關係也隨之串連起來。





       尼克.宏比,一看到這個名字就有種莫名親切的熟悉感和興奮的期待之情油然而生(笑)。其著作老是被好萊塢選為電影劇本這點,再次證明他享譽國際的高名氣。一個對音樂擁有專業看法與熱情洋溢的中年大叔,他在書中隨口就是一句讓人莞爾的幽默話語,用文字描繪出真實人生中最貼近人心的悲歡喜樂,其筆下角色們所遇到的狗屁灶事在誇張中趨近於平凡讓人深感共鳴。不論是經典作品《失戀排行版》中老困在情傷走不來的洛.佛萊明,或是《非關男孩》裡的不婚雅痞威爾和隨意要把有著自殺傾向老媽和威爾配做對的怪怪男孩馬可思,每每都讓人在驚喜歡笑或是無奈惆悵的種種情緒中感到印象深刻。不分是從小說或是電影接觸宏比的作品,在閱讀或是觀看完的瞬間都滿足了喜愛文學或是電影的群眾。當然,這次的新作還是與宏比最愛的音樂有關。



「他們囫圇吞下塔可整張唱片裡那些裝腔作勢、自以為是,儘是牢騷與憤怒的歌曲,彷彿那些東西對他們意義十分重大。」

       《赤裸的茱麗葉》以曾經炙手可熱的搖滾歌手的隱沒遁世,描述誓死永遠追尋的瘋狂歌迷在網際網路中對歌手與作品的種種猜臆與擅自解讀,並帶出不論身分為何都有各自對生活中的擔憂困惑與失意挫敗,或是無法好好把握當下的寂寞空虛與後悔莫及。是個從隨處可見的普通人到擁有注目的公眾人物在稍嫌戲劇化中的現實人生故事。一首歌曲的詮釋在於樂迷以何者方式加以解讀,或許可以說大多數時和創作者本身沒有太大的關係,即使歌詞中和自己毫無相關的事物情緒都能由樂迷轉化成各種的個人說法,這也是為何音樂總是能輕易駐紮人心並讓我們迷戀不已的特點之一。把塔可奉為超人般偉大的鄧肯,生命中除了塔可其餘都成了次要,也包含了陪在身邊十幾年的女友安妮。鄧肯架設專門討論並緬懷塔可相關一切的網站,聚集了不少還記得塔可的樂迷。自視為克洛學權威的他在網路上發表了對塔可歌曲的各種分析與高見。但在盲目憧憬的蒙蔽與擅自解讀的推測下,鄧肯所言的離「事實」又能接近多少?!我們所崇拜的一切是否有其價值讓我們無止盡的投入狂愛?!而我們選擇閉眼不見的種種事情又會如何改變人生?!當轉眼回顧生命又該怎麼在得與失之間找到平衡?!



「我們與別人之所以會在一起,或者是因為物以類聚,或者是因為相異互補,可是,到頭來我們又出於一模一樣的理由跟他們分道揚鑣。」

       與鄧肯像是毫無激情老夫老妻的安妮,在多年過後因為赤裸版茱麗葉歌曲一事突然看清楚自己因為眼前安逸而和一個自己不喜愛的男人浪費了那麼多年,反觀自己在荒涼小鎮谷兒尼斯的博物館館長一職更顯得無聊枯燥。似乎人到了某個年紀與階段總會有種突如其來的頓悟與省思,安妮到了這階段衝著對鄧肯自視甚高與毫無內涵的厭惡,和收到意外來信的契機逐漸大膽的接受改變。連同原本淡出樂壇有有著多段失敗婚姻的塔可,從出名的放縱自我到隱退後的生活至終都是個不及格父親與丈夫,除了與自己最親近的小兒子傑克森之外,其他孩子與前妻都盡可能的逃避。塔可既不以被人大肆讚賞的專輯《茱麗葉》為傲,過往的浪蕩子形象與放縱自我的下場,讓他還散漫無心繼續度日。書中的角色們因為一張試唱帶重出江湖,開始正視原本就存在的問題,並在彼此關係穿連後在處理衝突與面對抉擇的情況中漸漸清楚以往認知的錯誤與自己想要的生活型態。



「似乎任何一種人與人的關係,都會因為親近而變得衰弱。」

       宏比以不再年輕的樂迷與過氣的搖滾歌手交織出來的現實鬧劇除了逗趣荒謬外也讓他們實際面臨到的各種問題帶給讀者反思,尤其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彼此之間在相處過程中所延伸出的矛盾掙扎與妥協讓步。書中除了角色間生動的互動描述,宏比更是安排了多個讓人不禁會再次愛上他幽默詼諧的種種有趣笑點。尤其是描述瘋狂樂迷追星的熱衷程度,彷彿像《達文西密碼》翻拍成電影過後所掀起拜訪片中著名景點的旅遊熱潮。全書一開始便以鄧肯追尋傳聞在塔可消失事件中佔有重要關鍵一間酒吧廁所,特地從英國趕到美國為的就是與這間廁所裡的小便斗一起合照,拍下自己參與過塔可過往的證明。鄧肯甚至以朝聖心態,前往歌曲《茱麗葉》中塔可影射的舊情人住家。由此可知瘋狂追星的舉動可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屬活動。其中除了藉由鄧肯所經營的網站《誰能聽見我?》上關於塔可繪聲繪影毫無根據的各種訊息,來諷刺現在網路上資料的可信度。書中還穿插關於塔可真假難辨的維基百科內容,搭配音樂史上各個確實存在的音樂名人,讓人在閱讀時真會覺得塔可.克洛好像真有其人(笑)。



       在拿到書時我相當興奮,因為故事內容有我喜愛不已的搖滾樂,還是關於一個搖滾歌手的突然消失。這讓我馬上想到1990年代晚期英國的最大樂團,來自英國威爾斯的《Manic Street Preachers》(狂街傳教士合唱團)中消失的傳奇吉他手Richey Edwards。從1995年失蹤至今生死不明的Richey Edwards在音樂史上成為永遠解不開的謎,也讓曾經迷戀過他們音樂和他本人的樂迷津津樂道他消失的種種原因。我想若我可以什麼情況都不用顧慮擔憂的話,說不定也會像鄧肯一樣前往異國去踏上心所崇拜的搖滾樂手曾經經過的足跡。為什麼尼克‧宏比的作品總是讓人喜愛並深有同感,是因為他總是可以寫出大多數人的心情與感受。







延伸連結:

《金石堂網路書店》:赤裸的茱麗葉

十分感謝馥林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Richey Edwards,當初以血淋淋方式回應媒體的4 Real 讓我強烈感受到他對音樂的態度。

那是不容輕忽,對於樂迷是很沈重的傷痕。
在我年輕歲月沉迷於你的那段時間,腦海的都是關於你,與失蹤的一切。
還有來不及參與你那美好年代的絲絲惆悵。













不管是那些不堪入耳,就算你曾經確實做過的事。
那些,都無法抹滅你在我心中認真做音樂的才華與天賦。


在聽任何搖滾樂時,不時會想到你。

你一直都會是我難以忘懷的悲劇英雄。





一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ionette 的頭像
    Marionette

    The Ting-a-Ling of a Marionette

    Marionet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