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末日世界中,考驗信仰與良知。



殞月之城 2 :危城求生(The Dead and the Gone


作者:蘇珊.貝絲.佩弗(Susan Beth Pfeffer)
譯者:
出版社:尖端出版
日期:2012年月日



世界末日場景從第一集米蘭達一家轉到紐約的莫拉萊斯一家。
更嚴苛的求生條件不斷考驗失去父母的艾力克斯,年僅十七歲的他要如何在這逐漸崩毀的世界中扛起照顧兩個妹妹的責任?!







       在閱讀完《殞月之城》中米蘭達一家的末日求生,期待著續集能讓我看到世界末日裡是否能發展出讓人寬心的奇蹟好轉;但作者蘇珊.貝絲.佩弗還沒打算讓我看到米蘭達一家的後續發展,取而代之的是讓我們再次從頭看著被行星撞歪的月球帶來的世界崩壞不斷試驗人類的求生意志與內心道德。果然,世界末日的來臨本身即是殘酷的事實,從米蘭達一家轉到艾力克斯一家只是讓我們再次見證末日的可怕與淒慘,卻也讓我們再次看到人類的面對艱困環境的反抗毅力,大難臨頭時人與人仍願意幫助他人的珍貴善舉,困世之中親情羈絆間的堅強力量。



       十七歲快滿十八歲的主角艾力克斯在月亮被撞歪之前原本只是個力求表現的上進高中生,在比薩店打工好籌備大學基金,甚至懷抱著如果努力表現說不定還能成為第一個移民自波多黎各的美國總統(笑)。但這些未來期望和學業表現等種種問題在末日來臨後都變得不再重要,眼前唯有「該如何活下去」成了生命中唯一的問題。比起前作《殞月之城》中米蘭達一家還有母親加以打點食物等問題,艾力克斯他們可就沒那麼幸運了。外出到醫院工作的媽媽毫無音訊,就連回到波多黎各參加奶奶喪禮的爸爸也沒有任何蹤跡,家裡本來就不富裕的他們甚至沒來得及在糧食短缺前做好儲備。家裡沒大人的艾力克斯得背負起照顧兩個妹妹的重責大任,雖然即將滿十八歲的他稱得上是個大人,但越顯艱難的生存環境與求生難題不斷地打擊考驗他,除了飢腸轆轆之外還伴隨疾病、危險,和死亡的威脅。世界末日的殘酷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無可避免的,不會因為看在你年紀還小,或是剛失去父母還要照顧兩位手無縛雞之力的妹妹的可憐份上而不到你家敲門。


       艾力克斯一家所處的大城市紐約又比米蘭達居住的小鎮更加複雜險惡,作者佩弗在這本《危城求生》有將人性的醜陋著墨的更多,描寫更多一點關於社會的殘酷現實問題,諸如滿街橫躺的屍體與隨街到處竄的老鼠,有錢能使鬼推磨的權貴人士存活機率比市井小民來的高上許多,靠著人脈與關係往更安全的地方遷移,但也因為如此艾力克斯才得以存活下。未經世事的艾力克斯儘管努力在少了爸媽的家中想成為支柱,但他終究還只是個屁孩,更別說還拖著十二歲驕縱任性的老寶寶茱莉,與原本苦思許久才決定送去借住修道院卻因故被送回還罹患上氣喘的大妹恩娜。艾力克斯優秀的學校表現和正直的人品,讓他贏得有錢同學克里斯的尊重,得以讓克里斯的父親在最危急的情況伸出援手。同學凱文大力相挺找他一起發死人財換取食物,還將自己的食品發放額度給了艾力克斯他們。父親是醫生的湯尼在離開紐約前將給恩娜的氣喘補充藥筒交給了艾力克斯,這些舉動在末日之前原本只是舉手之勞的小幫助,但在此時卻是很大的犧牲。艾力克斯靠著多人的幫助賴以生存,這讓我們看到大難來臨時儘管自私人心固然存在,但善良人性中的「分享」光輝在亂世裡黑暗的強烈對比下更顯得溫暖動人,真摯的讓人感到鼻酸。就像我在前作《殞月之城》提到的,作者蘇珊.貝絲.佩弗寫這系列可不是要讓我們懼怕末日的混亂可怕,而是藉由世界末日的絕望與難題來彰顯人性的良善與求生的韌性。



「其實我巴不得恨祂,我對父母和大哥也是同樣的心情。他們都失蹤了,卡洛斯可能還活著,但我無法確定。有時候,我想到他們,心中充滿強烈的痛苦和憤怒。我簡直無法承受,乾脆把所有的感覺關掉,我對上帝也一樣,把感覺關上。以前,我會認真禱告,但現在變得形式化,如果我不把痛苦和憤怒僅僅關閉,它們可能會害死我,或者害我殺人洩恨。我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對待上帝,也不應該把感覺關上,我恨透這種事,我不恨上帝,只恨自己不愛祂了。」

       世界末日的降臨若也是上帝安排好的一個階段,我們該如何面對上帝的旨意?!不同以往像米蘭達以第一人稱日記方式敘述末日對他們的種種問題,在《危城求生》裡改由第三人稱全知全能的口吻來描述艾力克斯一家所面臨的困頓與衝突,其中「信念」在全書佔著頗大的份量,更緊緊影響艾力克斯與姊妹們之間的內心,甚至是求生慾望。艾力克斯和妹妹們上的都是需要穿制服由神父修女所管理的學校,在因末日漸漸崩毀的日子中他們仍然不放棄跟上帝禱告。但不同於妹妹恩娜始終如一的宗教虔誠,艾力克斯在末日來臨時仍對上帝感到質疑與失望,讓他情緒起伏不已,但無人可以左右上帝的決定,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面對上帝旨意的態度。艾力克斯對上帝的信仰逐漸轉變為誓死保護妹妹們的信念,靠著這股信念支撐他在艱困環境裡盡可能的延長自己與妹妹活下去的機率,非不得已甚至有了讓妹妹們先脫離這末日苦海自己再跟著離去的後備計畫。在世界末日中試著痛苦苟活時,死亡確實倒不失為是種安詳的解脫,唯有堅強過人才能繼續存活,艾力克斯確實也做到了。


       末日來臨讓艾力克斯不得不提前學會超齡的成熟與強烈的責任感。艾力克斯在一次食品發放的暴動中看著寶寶在地上被眾人踐踏,雖然奮身想去搶救孩子卻因此與小妹茱莉沖散,為了在人海中找回小妹不得已往瘦弱的老人身上踩過,在發死人財時在罪惡感與道德感之間痛苦掙扎,在腦海不斷想著我是為了茱莉才不得已如此!他的作為全都是為了自己的妹妹,儘管艾力克斯對此感到愧咎卻不後悔自己的作為,若非如此他失去的就是自己最愛的妹妹了。在這秩序毀壞的世界中去哪看到不顧自己處處為他人著想的聖人存在,艾力克斯的表現都是出於對世界末日所做的反應而已,他已經比同年紀的男孩要承受更多的困難折磨,也比同年紀的男孩勇敢大氣多了。除了艾力克斯,原來愛耍脾氣的小妹茱莉被迫長大變得乖巧聽話與善解人意。大妹恩娜將自己對上帝的信仰與懷著父母仍隨時會回來的意念在抱病中能苦撐下去,此執著的意念或許是讓她活下去的力量,卻也同時讓她逃不過命運註定結果。



       看到這些原應好好享受童年與成長美好的孩子們受著這樣的苦楚真的相當不捨,看著艾力克斯將大多數人在情緒不穩定隨時脫口而出的傷人話語與自我辯護強壓下去的體貼讓人讚賞不已,儘管艾力克斯心中仍會默默些許嫉妒比自己在末日中處的較好的人,但誰不會有此念頭呢。從第一集的《殞月之城》描述米蘭達一家,到第二集《危城求生》描述艾力克斯一家,在同一個時間點卻不同地點面對世界末日的種種反應讓讀者對殞月末日帶來的災情更加的鮮明清晰,也藉由這兩個家庭中各個角色間的互動與對話讓人彷彿親臨現場,那種恐懼絕望透過文字縈繞在腦海中讓人難以忘懷,而在末日中的仍存在的良善人性與親人間互助扶持的可貴讓人高興欣慰。多希望能在第三集中看到米蘭達與艾力克斯他們能夠克服危機存活下去,或許在第三集中也有機會看到第一集與第二集的主角們在同一個時間點有接觸碰面的機會。








延伸連結:

【嗜‧讀】:殞月之城

《博客來網路書店》:殞月之城2- 危城求生


十分感謝尖端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看完第二集,讓我回想到當初第一集《殞月之城》書籍影片。
裡面的女生聲音是米蘭達,而男孩聲音不是米蘭達的兄弟而應該是艾力克斯的,背景也是紐約都市。

艾力克斯,真的是哥哥界裡的好榜樣呀(拇指)!
就算把我哥乘於好幾十倍都交換不到艾力克斯吧,呿。














世界末日的議題我想多少沈重了一點,請讓我們以普通手足間的互動作為結尾吧(指)!

我想普通兄弟姊妹的關係多少都有點建立在:互相衝康(台語)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ionette 的頭像
    Marionette

    The Ting-a-Ling of a Marionette

    Marionet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