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幹嘛要有小孩?         沒有完美的父母,就如同沒有完美的孩子。


幹嘛要有小孩?(Why Have Kids?

作者:潔西卡.瓦蘭提(Jessica Valenti)
譯者:陳品秀
出版社:行人
出版日期:2013年04月25日



「我們之所以要小孩,是基於我們對幸福的期待。其實問題不在孩子身上;問題在於期待完美,或是,最起碼,高估了幸福。」






       在讀這本《幹嘛要有小孩?》前讓我想到好些時間之前讀了潘蜜拉.杜克曼(Pamela Druckerman) 的《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孩子不哭鬧?》,以在文化差異下的育兒經驗談論法國式教養對父母與孩子的種種優點,潔西卡.瓦蘭提的這本《幹嘛要有小孩?》也是以身為母親身分為出發點,但卻以「生養孩子」這件大事上在社會對養育相關所產生的價值觀念與評斷標準中一一擊破造成對養兒過度美化帶來的挫折。


這本書要談的是:美國人理想中的育兒工作如何不符合生活現實,而那種不協調又是如何地傷害父母和孩子。

       身為人父人母是幾乎大多數人生命中必經的過程,人們期望孩子替自己家庭帶來的各種歡樂與滿足,希望看到各別從父母那傳承基因誕生下來的寶寶踏下人生的第一次步伐,聽見寶寶第一次開口喊著爹地媽咪,看著自己的孩子逐漸長大成人,但這卻是個漫長且勞心勞力的艱辛過程,作者瓦蘭提帶著讀者看著現實中因為養育孩子會帶來著難題與不便,從中讓人得以調適對育兒一事所懷抱的夢想與美好中的差距。


事實是,育兒的喜悅掌控在我們的手中,只需再多一點知識、一些努力,以及改變現狀的想望。

       育兒的辛苦與疲累並不是完全能用「愛」來支撐度過,有時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產生了似乎不是身為母親該有的反感與埋怨時並非因為對孩子的愛不夠,而是當生活上得擔憂孩子成長的大小事情,時間被孩子剝奪的不自由,甚至是與丈夫在家事上的分配不均,這確實是讓人難以忍受且也是人之常情的情緒反應。社會給了稱職母親既有的各種期望與框架,但絕非是百分百評斷自己是否是個好母親的依據,而該以自己生活中各種重心中找到最適合自己處事的平衡點。 


        我想女性在成為母親後仍應該保有原先身為女孩與女人的自己,孩子有自己的需求,母親也是如此,投入全部的自己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難免得面臨到被拱上「好母親」身份的變相壓榨。養育還的辛勞與不堪是需要身為父母的去正視並接受的,好幫助自己對往在育兒時無法避免的挫敗與不悅時能正向的調整好心態,甚至進而獲得改進的動力,在不完美中以情感為依據建立自己家庭的幸福面相,而非期許過高卻無形中造成現實落差與夢想落空的美國夢那般。



延伸連結: 

《博客來網路書店》:幹嘛要有小孩? 

 十分感謝行人提供試讀機會!






"Mother and Child" (c.1905)by Gustav Klimt


母親是個很偉大身分,但依舊不同於聖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ionet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